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李牧的故事--戒急用忍的冠軍


李牧的故事(一)-戒急用忍的冠軍
一個比歷史還要真實的故事?
或者是無的放矢的狂想曲?
一個固執的愛國者的悲劇!
◎◎◎◎◎◎◎◎◎◎◎◎
壹、               歷史是這樣寫的
史記是這樣寫的。資治通鑑是這樣抄的。
李牧是趙國北方抵抗匈奴入侵的邊防良將,他駐防代郡(河北省蔚縣)至雁門郡(山西省代縣西北)邊境地區防禦匈奴部落南侵。他是邊防軍司令,能依照需要自行任用官員。所收到的市稅也不自己享用,全部送給當地官兵作為福利費用。每天都屠牛數頭作為軍中伙食,嚴格訓練戰技,非常注重烽火警報系統並派出許多斥候間諜以掌握敵情。他同樣注重士兵的福利與紀律,特別規定:「遇到匈奴人入侵時,應立即退回戰鬥位置固守,不准迎戰捕殺敵人,違令者一律斬首。」百姓外出放牧時因為沒有軍隊可依靠,自然就會把外出的距離縮短規模變小,以致異族入侵時總能及時返回城堡或長城內的安全地區。匈奴時常入侵,軍民都及時走避,這樣過了幾年,軍民都沒有什麼損失。匈奴認為李牧怯懦,他的部下也認為主將太膽小。趙王為此責備李牧,他既不解釋也不修改作風,因而被免職。繼任者有前車之鑑,不敢對匈奴示弱,匈奴來就對打,結果傷亡多、軍費多,人民生活也不安穩。一年多以後,趙王又請李牧回任,他推辭不掉因而說:「請准我用老法子,我才敢應命。」趙王答應了,李牧才回任。
他回任後作風一如往日。數年之後邊防軍士飽馬肥,戰技優良,士氣更是高昂,他們一再要求與匈奴作戰。李牧這才選出優良的戰車1,300輛,戰馬13,000匹,勇猛的戰士50,000人,和100,000名弓箭好手,編組演練準備作戰。此時匈奴仍然認為李牧怯儒,不敢出戰,也沒有戰力,不足為懼。
開戰前,李牧放出大批百姓四處游牧,匈奴的少數兵馬來襲,李牧假裝不堪一擊而敗退,讓匈奴抓走幾千人。(資治通鑑說幾十人,有些人認為這個數字比較合理。)單于聽到有這麼好康的事,就率領大軍來攻擊,李牧活用兵法,設立多處伏兵,再從左右包抄四面合圍,一舉殲滅敵軍騎兵十萬人,單于帶了殘兵逃走。李牧還乘勝追擊,消滅了一個部落襜襤、打敗東胡、還有林胡則投降,此後十幾年匈奴都不敢靠近趙國邊城。
西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悼襄王即位,在朝中任大臣的廉頗被免職流亡出國。第二年新國王命令李牧攻打燕國,他攻下了武隧及方城二地。西元前242年燕國劇辛領軍攻趙,由龐煖領軍退敵並殺死劇辛。西元前234年,秦將垣齮攻趙,斬大將扈輒,殺10萬人。這時李牧才第一次被命令為統帥與秦軍作戰,竟是一場以寡擊眾又全勝的殲滅戰,敵軍主將桓齮落荒而逃。他因功被封為武安君。西元前232年秦軍又兵分二路進襲,這時李牧第二度被任命為統帥,他再度擊敗秦軍使他們退兵。此時韓魏二國已是秦的附庸國,也派出軍隊隨同秦軍攻趙,在趕走秦軍之後李牧再揮軍趕走韓魏軍隊。
西元前229年,秦國發動滅趙之戰
秦派大將王翦、楊端和領兵攻趙,趙派李牧、司馬尚率軍禦敵,秦軍遭到頑強抵抗,無法推進。趙大臣郭開被秦收買,誣告李牧及司馬尚謀反。趙王撤二人將職,李牧不從,被殺。李牧死後趙軍潰敗,不久秦軍攻破首都邯鄲,趙王遷投降。
◎◎◎◎◎◎◎◎◎◎◎◎
李牧是公認的偉大名將,他的偉大在於他是常勝將軍,而且擅長在劣勢的情況下打勝仗。此外他還是漢族與匈奴對抗史上,戰績最佳的民族英雄。本文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的事跡:他設定的主要敵人是誰?他要如何求勝?我們對他有什麼誤會?
李牧是鎮守北疆抵禦匈奴的邊防軍長官,主要的敵人是匈奴,我以為:
1.眼光遠大的李牧還看到更遠的地方,他知道秦國是更可怕的敵人,而他願意接受挑戰,因此他的一切作為都是以擊垮秦軍,挽救趙國為主要考量。
2.他的第一件大功「大敗匈奴」,是發生在西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的當年或之前的幾年之內,而且是趙國朝廷完全置身事外的戰爭。也就是說:這是李牧與趙國北方邊防軍對匈奴的戰爭;打完仗之後,他們還一起矇蔽朝廷。
為什麼?與如何做的?
讓我們重新看一遍他的故事。
貳、歷史新說
一、對抗匈奴的戰爭
戰國初年,在北方的胡人有許多種族,或稱狄、戎(又各分為許多種)、翟、大荔、烏氏、朐衍、樓煩、東胡、林胡、義渠等等,都有許多個別獨立的部落,還不會合作,有時100多個部落聚集在一起,卻沒有一個共同領袖。趙國北方有許多胡人部落,主要是林胡與樓煩,他們不時侵擾趙國的北疆。當時的漢人都是寬袍大袖,作戰時也是以步兵與戰車為主,行動緩慢,漢人與漢人作戰時,大家的武器,服裝與戰術都差不多,因此不覺得慢有什麼問題。但是在與穿緊身衣,騎快馬的胡人作戰時,漢人就要吃大虧了。因此戰國中期時(西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就作了一個巨大的改革,服裝的式樣學習胡人,學習胡人的騎術與戰技,趙國軍隊的戰鬥力因此增強。在樂毅率五國聯軍破齊(西元前284年)之後,趙之軍力僅次於秦國,秦國因為學法家學得徹底,重制度,秦王也都以國家發展為重,因而國力最強。
趙武靈王在習得胡人的長處之後,以習自胡人的戰術:「輕騎兵」與胡人作戰,胡人打不贏就投降或者向北逃,一退千餘里。胡人雖退卻但是傷亡不大,元氣仍在,不久就又回來侵擾趙國邊境。武靈王時的胡人分散為許多部落,彼此不相屬,當他們再次出現時,逐漸的改變了,部份的胡人成立了一個雛型國家,或者部落聯盟號稱匈奴,首領叫單于,他們日漸擴大。匈奴不時的虜掠漢人的北疆。趙武靈王的傳人惠文王也頗有先王的氣魄。在他在位的晚期,果斷的拔擢年輕而很有潛力的軍官李牧為北方邊境的守將,以抗拒日趨壯大的匈奴強盜。
李牧駐防代郡(河北省蔚縣)、雁門郡(山西省代縣西北)邊境地區防禦匈奴部落南侵。他是邊防軍司令兼地方長官,經特准,能依照需要自行任用官員;所收到的稅賦不必上繳中央政府,全部留在邊區作為當地軍政費用。換句話說,這是一個財務獨立的地區,只在有赤字時,才要上報中央請求補助。每天都宰牛好幾頭作為軍中伙食,嚴格訓練戰技,非常注重烽火警報系統,並派出許多斥候間諜以掌握敵情。他同樣注重士兵的福利與紀律,特別規定:「遇到匈奴人入侵時,應立即退回防區固守,不准迎戰捕殺敵人,違令者一律斬首。」百姓外出放牧時因為沒有軍隊可依靠,自然就會把外出的距離縮短規模變小,以致異族入侵時總能及時返回城堡或長城以內的安全地區。匈奴時常入侵,軍民都及時走避,這樣過了幾年,軍民都沒有什麼損失,邊區的財務也不再有赤字,不需要中央的補助。匈奴認為李牧怯儒,他的部下也認為主將太膽小,風聲也傳到了朝廷。
不久趙惠文王去世(西元前266),趙孝成王上台,新的當政者(可能的人選有趙太后、孝成王及王叔平原君趙勝,因為此時孝成王尚未成年,由太后掌權。)為此責備李牧,李牧既不解釋也不改變,憤怒的當政者把李牧免職。繼任者有前車之鑑,不敢對匈奴示弱,匈奴來就常常對打,結果傷亡多、邊區的稅收不夠用,又上書要中央補助,人民生活也不安穩。一年多以後,當政者終於知道李牧的作法是對的,又請李牧回任,他推辭有病不堪重任,當政者強迫他一定要回任,他推不掉因而說:「請准我用老法子,我才敢應命。(因為我只會守,不會戰呀。)」上頭答應了,李牧才回任。
他回任後作風一如往日。數年之後邊防軍士飽馬肥,戰技優良,士氣更是高昂,他們一再要求與匈奴作戰。李牧這才動員轄區軍民,選出優良的戰車1,300輛,戰馬13,000匹,勇猛優秀的戰士50,000人,和100,000名弓弩好手,編組演練準備作戰。此時匈奴仍然認為李牧怯懦,不敢出戰,也沒有戰力,不足為懼。
開戰前,李牧放出大批百姓四處游牧,匈奴的少數兵馬來襲,李牧也派出小股軍隊應戰,作戰的時候,掩護了大批牧民與牲畜的後撤,並且假裝不敵而敗退,讓匈奴抓走幾十人與無數牛羊。單于聽到李牧肯領兵作戰,而且還有大批牛羊在等著他們,就召集全國軍隊,約有10萬騎兵來「收牧」。李牧率軍迎敵,他活用兵法,預設多處伏兵。匈奴騎兵在機動力受阻的情況下,戰鬥力反而比不上步兵,加上強大的弓弩火網攻擊,無路可逃,被趙軍一舉殲滅全部騎兵十萬人,單于只能帶領少數殘兵逃走。李牧還乘勝追擊,消滅了一個部落襜襤、打敗東胡、林胡則投降,此後十幾年匈奴都不敢靠近趙國邊城。
這是一場偉大的戰爭,有許多迷團可以討論,我們暫且放下迷團,看完整個故事。
二、沉潛與偽裝
西元前284年秦、趙兩國都參加燕國發起的五國聯軍攻齊大戰。秦昭王與趙惠文王在西元前285283279年三度相會,最後一次相會時,秦昭王擺下鴻門宴,有挾持及羞辱趙惠文王之意,靠藺相如的拼死保護,及廉頗的高度警戒,趙王才未受辱。秦國早就開始了併吞六國的蠶食計畫,秦國的國力是戰國7雄之首,能輕易的打敗任何一個國家,卻無法抵抗兩個大國的聯軍,因此他採用煮青蛙式的蠶食計畫:攻打敵國侵城佔地,在敵國受不了,而要找救兵之前就停戰,再去侵略別的國家。西元前282~280連續3年攻擊趙國,分別獲得2城、1城與斬首2萬的戰果。秦國雖然連戰皆捷,收獲卻不大,西元前279年秦國改用外交戰,與趙王在澠池會盟,訂立友好盟約,一直到西前元270年,秦國才又破破壞盟約。西元前273年趙與魏擊韓,秦國派軍救韓,沉趙卒2萬人於黃河,這算是一個意外插曲吧。秦趙和解之後,秦國就另闢戰場。
西元前279~277年秦國在與趙國和解之後就派白起擊楚,取焉鄢、鄧、西陵、楚都郢城等地,燒夷陵、楚國被迫把都城由郢遷至陳,秦定巫、黔中,設黔中郡。楚國已被打扁了,下一個目標是魏國,西元前276年秦國派白起擊魏,拔兩城。次年穰侯攻魏,包圍首都大梁,韓國來救魏,被斬首4萬人。再次年穰侯又擊魏,拔4城,斬首4萬。西元前273年趙與魏擊韓,秦藉救韓之名出兵擊魏,斬魏首13萬,沉趙卒2萬於黃河。經此打擊,韓與魏都臣服於秦。秦國要繼續進攻楚國,令韓魏共襄盛舉;楚國春申君赴秦游說,秦王才暫停攻楚之舉。西元前272年秦、魏、楚共同擊燕。
秦趙締和之後,秦國年年對外用兵,而且一路獲勝,西元前271年他們終於休兵一年,這年休兵是為次年對趙國用兵作準備。西元前270年秦國攻擊趙國的閼於,被趙國的趙奢擊敗,在阏於戰役後秦進攻幾(河北省大名縣東南),廉頗救幾又敗秦軍。這是戰國晚期趙國抗秦戰役中難得的兩場勝仗。此後秦國對趙國安靜了幾年。西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孝成王即位,趙太后管事,秦國又乘機來攻擊,佔領了3城。太后的能力太差,有數位良將卻沒能好好利用,搞得要向齊國求救,靠齊國出兵,秦國才退兵。
不久,胸懷大志又特立獨行的李牧,已經準備好了對匈奴之戰,他裝孫子,裝懦夫,已騙到匈奴人了,他要考慮的是打完仗後,下一步要怎麼走?
孝成王已成年接掌大權,他不像個賢君,身邊又有一堆不良玩伴童子軍,不是可以賣命的對象。
趙奢是王族遠親,又有擊敗秦軍的大功,被封為馬服君,能文能武,又正直可親,是國家的棟樑之材,也是自己的良師益友;可惜的是他剛剛(或即將)過世。
藺相如是賢臣,卻已老邁臥病,已逐漸淡出朝政。
平原君是王叔,擔任相國,卻是虛名大於實材的公子哥兒,雖然也會察納雅言,卻「燈不點不亮」,是個後知後覺者,也不是可靠之人。
雖然戰國初期公仲連為趙國的法治立下基礎,趙奢對國賦做了很大的改革,但是趙國沒有完整的法家做法,趙國政府的問題在缺乏好的國王,跟秦國沒得比的,而且有人亡政息的傾向,趙奢死後,情況一定會每況愈下。雖然有其他臣子來來去去,卻沒有出類拔萃的好人才。
廉頗是個老軍頭,為人豪邁,也很能打仗,是個老好人,缺點是脾氣大,我能跟他好好相處嗎?
鄰國的情況是:
韓與魏:都已被秦國蠶食至失去反抗能力的地步,都向秦國屈服了。趙國要有相當強的力量,才能說服他們倒戈相助。
燕國:弱小,且在趙國背後,在對秦的戰鬥上,是可以爭取合作的對象。
齊國:在秦國的連橫與遠交近攻策略下,是秦國的友邦,是敵非友。
楚國:是依然與秦國對抗的大國,土地大、人口多,但是政府腐敗,常吃敗仗,但是衰退老化的巨人卻還有相當的實力,必要時是可以求救的對象。
至於趙國就像跟獅子綁在一起的老虎,打不贏也跑不掉,遲早要被吃掉。獅子沒準備好,是不會輕易動手的,如果有夠強大的外援,老虎還是有反敗為勝的機會的。
李牧問自己:我該怎麼辦?
最簡單與正常的作法是:依法呈報戰果,如果戰績可觀,可能立即封侯(XX君),至少也會封為上卿或上大夫,當時只有趙奢因大敗秦軍而封侯,他是王族遠親,又是財務大臣,廉頗也不敢不服。廉頗雖然屢創勝績,可是大部份的戰役都是對付疲弱的齊國與魏國,這種勝仗不值錢,他曾小敗秦軍,所以廉頗只是上卿,還沒封侯,如果我突然插隊到他前面,他受得了嗎?假如我因功被召回,在廉頗手下工作,上面還有還有更難搞的上面,我還能有作為嗎?
廉頗正在長平抵擋秦軍,而不知軍事常識的孝文王,對他缺乏起碼的信任與尊重,不斷在催促他趕快反攻。這不是幾年前,我被命令要還擊匈奴的翻版嗎?我後來被撤職還要查辦,也是廉、藺、趙奢共同聲援才過關的。北地苦寒沒人要去,我才有機會復職,如果我挾功入京,豈不是要逼走廉上卿嗎?趙奢與藺相如的大德,是沒有機會報了,廉上卿的一言之德,是非報不可的。我該出國另求發展?還是---?李牧陷入長考之中。
趙國是老成凋謝,不見新人,眼見國是日趨下坡,是沒有希望的國家,卻是自己的國家。秦國則是君賢明,人材都能發揮所長,而且對外籍人材特別禮遇,若是要成就大事,秦國是最好的場所。我該為自己的功名,投奔秦國來滅亡自己的國家嗎?
六王畢,四海一,沒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戰爭,對天下蒼生應該會比現在連年戰爭要好。我們將有更多的力量對付外侮,這點絕對是好的。我該為天下統一而盡力嗎?
再想想自己的能力,實際上也不比廉上卿高明,碰到強勢的秦軍,老實說,也很難打勝仗。唯一能破敵之法,還是與對付匈奴一樣,裝孫子,可以騙他們一次。秦國將才多,或許第二個不信邪,他以為第一位失敗者是自己犯錯,而非我李牧有過人之處,這樣我就能打第二場大勝仗。只要打兩場大勝仗,就是一塊活招牌,站在那裡就能嚇住敵人,既能鼓舞士卒,也可以讓韓、魏、楚等國再來合縱抗秦,這是唯一可以扭轉要被併吞局勢的機會,似乎這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讓天下繼續沉淪在戰亂與分裂之中,真是最好的選擇嗎?
要讓秦國不把我看在眼裡的唯一方法是避免鋒芒外露,不能讓秦軍與朝廷知道我的大勝匈奴之事,只有裝作一無戰功,只有年功的老油條,偶然被指定帶兵,或者你們大搖大擺的從我的防區前經過,才能出奇制勝;殺他個片甲不留。
不讓朝廷事先知道我要反擊匈奴是容易,軍費及人力、物質都已準備好了,戰後能否瞞得住,只能聽天由命了。將士的獎勵與撫恤要靠戰利品加上舉債,要多而且公平,否則很容易壞事。打勝仗的將軍沒有獎賞還要背債、還債,這也是天下奇聞。要成非常之功,就要做非常之事,這點犧牲就認了吧。
長平戰場的局勢十分危險,朝廷的注意力全在那裡,要矇混過關,現在是最好機會。
李牧終於下定了決心:愛國第一,不爭今世的功名,就做在朝的大隱士吧,等到機會來時,要爭千秋的戰績;不做統一的英雄,要做愛國的烈士。不怕俗世的謗言,歷史會還我公道。為了抗秦要裝飯桶,裝孫子才能扮豬吃老虎。匈奴騎兵神出鬼沒,捕捉不易,必需一戰成功,一網全擒。大戰後要盡量低調,不引起朝廷及秦國的注意是首要目標。
大約在長平戰雲密布的同時,李牧發動了對匈奴的戰役,全中國的目光都緊盯著長平,李牧的低姿態與蓄意掩飾,使得這一場大戰沒有引起朝廷的注意。他乘勝率領騎兵深入匈奴境內,救回被虜去的軍民、牲畜,還帶回大批的戰利品,作為戰爭善後之用。
西元前260年趙國遭到長平大敗的打擊,一次損失45萬兵卒。接著邯鄲被圍,靠魏與楚國來解圍。李牧沒有強出頭,他只依命令對圍城提供支援,採取守勢對抗,他並不貪圖一個殺敵萬人的小勝利,也不想積小勝升大將,他知道處於弱勢的趙國,只有出其不意才能給秦軍一個重大打擊,一個殲敵數十萬人的大勝利是不可能的,一次殲敵十萬是有可能的,但是還不夠改變局勢,他要扮豬吃老虎,讓敵人吃一次大虧以後還以為他是僥倖,不改基本心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他才能再度以弱克強,給予敵人慘重打擊。當時朝中還有重臣廉頗與平原君,而趙王又很昏庸,他出頭的時機還未到。李牧多年後短暫回朝任職,曾擔任特使到秦國訂約,也沒有被秦國發現他是特殊將才而予扣留,(秦國扣留外國使節甚至國王是常事)或者,列入潛在的危險人物而特別留意。
李牧於趙悼襄王元年(西元前244)奉趙王令攻擊燕國,這次出征是新國王給李牧及其邊防軍的一個戰力測試,也是一個選帥的測試。李牧聰明的選擇了武隧及方城,位於他的防區旁邊,燕趙交界處的地方,這裡有一小段燕國的南長城,得到此地對防務有幫助,也能威脅燕京薊城,但是殺敵佔地不多,以殺敵及佔地而論,功勞不大。因為燕國與韓國是七國中最弱小的,很少打過勝仗,唯一的大勝是40年前樂毅領軍攻齊的時侯,那時出動五國聯軍才打了一場大勝仗。李牧的小勝,與數年前廉頗的大勝,沒得比的。
西元前251年燕國剛上台不久的燕王喜想乘趙國在長平大敗,邯鄲被圍之後國力空虛之時,到趙國撿便宜,派兩支軍隊分由栗腹與卿秦率領,號稱總兵力60萬人。趙王派廉頗為帥,與樂乘分兩路迎敵,趙軍以寡擊眾,打敗師出無名,士氣不高的燕軍,栗腹被殺,卿秦被俘虜。卿秦攻代郡,那是李牧的防區,李牧應該與樂乘共同抗敵,結果是趙軍打了大勝仗,樂乘因功被封為武襄君,李牧沒有封賞,甚至在燕趙大戰記事之中,也沒有提到李牧的名字,很顯然他是在韜光養晦。第二年廉頗直追數百里,攻到燕國首都城下,燕王求和,最後燕割5城,趙軍才光榮凱旋。大概是燕國悔約,廉頗與樂乘又於下一年(西元前249)年再度出兵燕國包圍燕京。
趙悼襄王即位之時(西元前245),廉頗剛攻擊魏國取得繁陽,年輕的新國王不想讓功高,名重,年資久的廉頗指點江山,又受到廉頗的政敵大奸臣郭開的影響,就免廉頗的大將軍職務,而以他的副手樂乘取代。廉頗非常憤怒與不服,就攻擊樂乘,多年來樂乘一直是廉頗的副手,竟然不被廉頗認為有接班能力,他不願在這種情況下就職,就棄職出走下落不明;闖禍的廉頗只有出走一途,他還不想歸隱,就投奔魏王國,魏王收留廉頗,因廉頗數度打敗魏軍,卻不敢重用他。趙國一時之間少了兩員主將,趙王非常心焦,要找能勝任的國防大臣,西元前243年他命李牧攻燕。李牧攻燕是虛應故事,點到即止,故意表現很差,連弱小的燕國也輸的不服氣。
大將之位出缺,他無意爭取,是想做球給廉頗。結果因趙王剛趕走廉頗不久,碰巧秦國又暫時轉移目標,連年進攻較弱小的魏國,同時韓國在無力抗秦之際,竟然想出一個超級天兵級的點子:派一個水利專家鄭國到秦國,說要幫秦國搞水利工程,做灌溉渠道,讓秦國調派許多民伕去開挖渠道,減少可用之兵的數量。最後是嫪毐擅權引起秦國內亂,接著整肅呂不韋,諸多巧合使得趙悼襄王上任的頭7年裡,秦軍只在西元前240年來襲一次,佔領3城,悼襄王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人,也就沒有想到要找回被他撤職的老廉頗。李牧的苦心也就白搭了。
燕國在被李牧攻擊一年後(西元前242)來報仇,趙王沒有派李牧,而由新任大將龐煖領兵拒敵,龐煖殺了敵軍主將劇辛,還殺了兩萬燕軍,追擊燕軍直入燕境。他的戰果也比李牧好很多。第二年韓、趙、魏、楚等四國組成最後一次合縱抗秦聯軍,趙國的龐煖擔任統帥攻秦,一直攻到蕞(陝西省臨潼縣東北),未能攻下而秦軍開始反攻,聯軍即撤退解散,趙軍在回程途中,攻打齊國出氣,因為齊國是秦國的死黨,就佔領一個齊國城市饒安(河北省鹽山縣西南)當面子。
龐煖與被他殺掉的燕國將軍劇辛是老朋友,當年燕昭王造黃金台招賢的時候,劇辛離開趙國赴燕國求發展,成為黃金台上的貴賓,又在樂毅攻打齊國之前,與鄒衍同以特使身份遊說各國出兵攻齊;樂毅攻齊那年是西元前284年,是42年前的事,此時他已70多歲了,他是法家學者,著有「劇子」或「處子」九篇,對燕國的法制化與國力強化頗有功勞。他的朋友龐煖也是有名的學者,是兵家也是縱橫家,也有著作傳世,論年齡大致也相近。當念念不忘報仇的燕王,聽說龐煖擔任趙國大將的時候,詢問劇辛對龐煖的看法,劇辛不顧自己是趙國人,不顧友情,也沒聽過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故事,更要命的是他忽視專業,他無視自己是法學大師,而對方是軍事家兼外交家的事實。他想在人生的旅途上添點光彩,他對燕王說:龐煖很容易對付,他願意去執行復仇任務。以己之短攻人之長的戰役結果,是不問可知的。
仕途不順的龐煖也能媳婦熬成婆,有當家作主的一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老龐煖可慶幸他的好日子並不短,當了八九年的大將,到西元前236年,他又率軍攻燕,拿下貍、陽,戰事還沒結束,秦軍又乘機來襲,佔領9城,趙悼襄王被秦王嚇死了。這是秦王政罷斥呂不韋後,親政的開始,龐煖的時代終於結束了。趙悼襄王終於想到被免職而流亡在魏國的老廉頗,而沒有想到比廉頗年輕一截的現任邊將李牧。廉頗年紀約80了,在趙國使者面前表現一餐食肉10斤、飯1斗,飯後還橫刀上馬奔馳的能耐。趙使者受了廉頗政敵郭開的賄賂,回報趙王說:「老將軍還很能吃,也很能拉,吃一餐要如廁3次」。廉頗終究沒能返國,李牧也得繼續蹲點。李牧始終低調的不主動爭取表現,朝廷都不知道他的才幹,儘管一再損兵折將,依然把李牧當作作戰能力很差的次等軍官,不敢任用他去打仗。
西元前234年秦國派桓齮領軍攻趙,在平陽(河北省磁縣東南)殺了10萬人並殺了大將扈輒,次年繼續攻取宜安(河北省石家莊東南)、赤麗。這時沒人可用的趙王才派李牧為大將,率領他統轄的邊防軍及其他各處可動用的軍隊前往迎敵。
三、大敗秦軍
忍耐隱蔽了一輩子的李牧所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李牧率領從未打過大仗的邊防軍,與趙國的各路兵馬在肥城(河北省晉縣西)與秦軍對陣。秦軍當然有他們的情報系統,他們認識的李牧是一個佔地為王的軍閥型邊防軍司令,很少實戰經驗,多年前與燕國打過兩仗,表現也不出色。他的專長是防守,如今他不入城防守,反而紮下戰鬥營寨,那是棄己之長,用己之短嘛。盛氣凌人的秦軍,沒把這個初次上陣就掛帥的糟老頭(他此時至少60歲以上)及他率領的雜牌軍看在眼裡。李牧紮營後就加強防務,訓練各地來的敗兵殘卒及剛剛應召來的新兵與他的邊防軍作聯合作戰訓練,而不理會秦軍的挑戰。桓齮一看李牧想打消耗戰,他就率兵攻擊肥城,他想引誘李牧出兵來救肥城,這樣就可以消滅沒有防禦工事可依靠的趙軍了。李牧卻乘秦軍出動攻城,大營空虛的時候,全力攻擊秦軍營柵,秦軍的守軍少,又因趙軍一直拒戰而沒有防備,大營就被李牧攻下來了。桓齮發現大營失陷,裝備全失,就分派回攻大營的戰術指令,帶著攻城器具全力反撲,那知李牧卻又放棄秦軍大營,而在營前的有利地點迎戰敵軍,他擺出少數軍隊在正面列陣,把主力埋伏在兩翼,桓齮看到趙軍在前方列陣時,判斷說趙軍一定理伏在營內,在前面列陣是想騙他們丟掉攻城器具,於是繼續抬著大傢伙前進,當趙軍伏兵從兩翼殺出時,桓齮才知上當,這樣處處牽著敵人鼻子走,終於擊垮強敵。李牧可謂善用他的膽識、軍事及地理知識布陣,選擇「攻其所必救的地點,避其鋒銳,擊其惰歸的時機,加上處處出其不意。」結果竟然以少勝多,一舉擊滅秦軍10餘萬人,桓齮只能帶少數殘軍逃走,他不敢回秦國,而逃亡到燕國。喜出望外的趙王對李牧說:「你是我的白起」因而把他封為武安君。
次年(西元前232)秦軍分南北二路大舉來襲,南路大軍準備由南方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渡漳水進攻邯鄲,北路軍向太原,要進攻邯鄲的背後。李牧再次掛帥迎敵,他令副將司馬尚率領小部份軍力,據守容易防守的南線陣地,擋住較難推進的南路軍,他自己則率領主力迎擊由太原來的北路敵軍。在番吾(河北省靈壽縣西南)附近,行軍距離較短,體力較充沛的趙軍又獲大勝,擊敗了已攻取狼孟(山西省陽曲縣)及番吾二城的敵軍,在敵軍敗退之後,迅速回師南下,南路敵軍在北路軍敗退之後,自知沒有勝算,略一接觸就退兵了。此時韓魏二國已是秦的附庸國,也派出軍隊隨同秦軍攻趙,在趕走秦軍之後李牧再揮軍趕走韓魏軍隊,此時剛打過硬仗的趙軍已是強弩之末,沒有能力追擊敵人,只能把敵人嚇走。李牧雖然打了兩場勝仗,兵力損失也極慘重,趙國幾乎沒有可戰之軍了。王翦雖敗,卻把趙國的戰力打光了,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四、李牧之死
西元前230年秦王發動統一之戰,(事實上,前幾年的對趙國之戰就已經是統一之戰,只是被李牧打敗了,而現在,秦國的好運又來了。)頭一個目標是韓國,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西元前229年秦國所選的第二個目標是趙國,由大將王翦率上黨軍越過太行山攻井陘,楊端和領河內軍進攻邯鄲,李信率兵攻太原、雲中。趙國由李牧與司馬尚率軍抵抗,趙軍人數較少,戰力也較差,加上西元前231年代郡有大地震,次年趙國大饑荒,趙國處在缺兵又缺糧,毫無打仗本錢的窘境中,但在李牧的率領下,趙軍在各陣線都能有效的堅守,秦軍無法推進。在戰場上打不贏,就改打諜報與銀彈戰。王翦亟於挽回上次戰敗的面子,他很希望再戰李牧。很不幸A計畫失利,王翦又丟一次面子,只好啟動B計畫,秦國間諜送重金給趙王寵臣郭開,這個和珅加秦檜於一體的大奸臣,不知當權了多久?繼他陷害廉頗之後,又來陷害李牧,郭開向趙王誣告李牧與司馬尚將叛變,視王位重於國家的趙王遷一時只想到李牧平日獨斷獨行,不喜向中央報告、請示,等等瑣事,加上秦軍的表演(比如說王翦投書或派代表到趙營要求和談,並做出對趙軍友善的動作,故意讓趙王派去查探的使者看到,而李牧沒有報告等。)因而中計,免李牧職。而李大將軍這一次卻打死不退,大概是「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以為「沒有人能動搖國本」。但是趙王遷想到:「秦王可以殺他的武安君白起而沒事,為什麼我就不能殺我的武安君李牧?難道我比不上他嗎?」於是李牧被殺害了。涉嫌殺害李牧的嫌犯很多,被點名的有:秦王政,秦大將王翦、秦說客弱頓、趙奸臣郭開、趙奸臣韓昌、倡伎出身的趙太后及下令開鍘的趙王遷等等。
參、李牧事跡誌疑
關於李牧事跡的疑點很多,主要是有關大破匈奴之役的相關資料。
一、李牧大敗匈奴之戰發生於那一年?
這是一件「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事。史記沒有說此事發生在何時;西元前244年李牧登上歷史舞台,要攻打燕國,對李牧作背景介紹時,仔細的介紹他曾以非常奇特的方式大敗匈奴。稍早一點?還是隔了很久?很遺憾,它沒有說。幾乎所有有份量的書籍,都不記載這件戰事發生的時間。
有許多網路資料與通俗書籍說此一戰役發生在西元前244年。我認為這種說法有盲點,它不可能發生在西元前244年或者相鄰的年份,它應該發生在更早的時候。
證據之一是史記李牧列傳裡說:「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由這一句可以看出,對匈奴作戰之前,邊士並沒有支援首都被圍或其他戰役,因之戰事是發生在國力很強的時候,對敵作戰有作戰部隊,不曾大事召集邊防軍協助作戰,也不曾向邊防軍抽調部隊。
證據之二是史記馮唐列傳,馮唐說:「臣大父言: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擾也。委任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能,遣選車千三百乘,彀騎萬三千,百金之士十萬。是以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林,西抑強秦,南友韓魏。當是之時,趙幾霸。」由此可見,李牧擊匈奴是在趙國國勢還很強的時候。「當是之時,趙幾霸。」太誇張了,朝有昏君,內政不修,而想有霸業是不可能的,但是亦可想像當時趙國國力之強大,絕非羸弱的西元前244年可比。馮唐說他的祖父在李牧手下擔任基層軍官,他對如何備戰抗敵的親身經歷,記憶得很清楚,可是對於時間、時勢背景等資訊卻印象模糊,可見李收口風之緊,連較低層部屬都不知道他的意圖。
證據之三是李牧在趙孝文王上台後或上台前就已經是邊防主將了,他擔任主將「數年」後被撤職,「年餘」後復職,再經「數年」後與匈奴作戰,他的備戰期應該在710餘年間,而西元前244年距他擔任主將已超過20多年,這個準備期太長,看來也是兜不攏。
證據之四是西元前244年趙國的國力很衰弱,之前的20年間趙國兵災不斷,損失慘重,主張邊區財務自主的李牧,有沒有支援中央抗秦?如果有,邊防軍的損耗一定很大,沒有能力獨自對付匈奴。假使本年發動戰爭,他應該向中央求援或報功,就一定會留下記錄,史記的趙世家及六國年表就會記載這個規模及影響都很重大的戰役,大敗幾乎亡國的趙政府,是很需要一場對強敵的大勝仗來鼓舞士氣的,結果是朝廷沒有資料可查。有些資料說李牧一直配合中央政府,給廉頗、藺相如、趙奢等人許多協助。藺相如於西元前260年病危,趙奢比他早幾年去世。李牧能給他們協助,一定是因為匈奴已戰敗逃走,邊區有多餘的經費及人力。因此亦可推論此一戰役可能發生在西元前260年以前。
證據之五是:司馬遷因為李陵在匈奴敗戰被俘,因而無端枉受腐刑。他對與匈奴有關的事情是很重視的,如有蛛絲馬跡可循,他一定不會放過。對於西元前244245年左右是存疑不用的。原因何在?因為趙悼襄王在西元前245年去世,趙王遷即位後就派樂乘接廉頗的大將之職,廉頗不服,結果是新舊任大將都流亡在外,大將之職出缺。這個時候趙王遷一定忙於派人到各軍區視察,或召見各軍區長官,加上趙王派李牧攻燕,事前事後朝廷與軍區的來往一定很密切,如果在這時大敗匈奴,一定會在朝廷留下記錄。當時局勢簡單,他想要把大事淡化到無跡可循是不可能的,司馬遷也不會記錄西元前244年李牧只有伐燕一件事。
證據之六是:西元前245年不可能的原因是當年孝成王逝世,悼襄王登基,有國喪要處理,朝廷與邊防軍間一定有人員與文書的密集往返,邊臣也要返京向新王宣誓效忠,如果有此一戰役,朝廷一定會知道李牧大破匈奴之事,結果是朝廷不知道或不清楚,史官無從記載此事,因此這一年也不可能。
證據之七是:史記的趙世家與六國年表都沒有記載此一大型戰爭,可見此一戰事從計畫、動員、作戰到敘獎、撫恤,趙國朝廷都沒有參與,很可能是李牧與邊防軍自力完成的。不僅如此,連事後的戰果報告也不說清楚,不講明白,淡化的企圖很明顯。而趙國政府當時一定遭逢大難關,或者有連串要事發生,以至無暇追問有問題的報告。趙國的大難關在什麼時候?是在西元前262年至256年,當時、廉頗在長平被秦軍壓制,然後趙括兵敗,喪師45萬人,秦軍又繼續攻擊,包圍都城邯鄲,3年後靠魏國信陵君與楚國來救援,使秦兵退卻,第二年秦軍又來攻擊,殺及俘虜趙卒9萬人。如果在西元前262~260年朝廷接到李牧遲來又輕描淡寫的戰報,是很可能忽略過去的。在史記李牧與馮唐列傳對事件的經過有敘述,又有相互矛盾之處,(李牧列傳說選得戰士15萬人,戰馬13千匹。馮唐列傳說選得戰士10萬人,騎兵連戰馬13千人)可見這戰役的流傳是鄉野傳說,口述歷史,沒有汗青竹簡可以作證。因而史記對這個無法確定的時間點,避而不談。
證據之八是:柏楊版資治通鑑說:李牧到任之「數年後」「連邊防軍也認為統帥懦怯。趙國王(不知是哪個國王)責備李牧,李牧不肯改變。」如果此戰發生在西元前244245年左右,柏老就不會有不知是那個國王的疑惑,因為之前數年到21年都只有一位國王,就是孝成王。如果發生在西元前261~260年,能提出質疑的國王就有兩人:惠文王(在位於西元前299~266年)與孝成王(在位於西元前266~245)及其代理人可猜了。若是在261年以前,就只有一個人:惠文王能責問李牧了。由此而言,柏老已猜測事件發生在西元前261~260年之間了,只是他沒有追問下去。
證據之九是:西元前245年悼襄王即位後就撤廉頗的大將職,以樂乘代之。結果使得兩位將軍分別出走,大將出缺,李牧如果在這個時候大敗匈奴,一定會被任命為大將,事實是沒有實戰經驗而且比李牧更老邁的學者龐煖中選。龐煖主管國防之後,應該會重用李牧,假如李牧剛打了一個對匈奴的大勝仗,而且嚇得匈奴後退千里。事實是龐煖與李牧沒有交集,一個空降的文人元帥一定會尋找有能力、有潛力的現任將軍作為骨幹,而消息靈通應是軍事家與外交家的基本要求。然而龐煖沒有看上李牧,不僅證明當時李牧沒有表現,也可以推論數年以前李牧也沒有表現,如果李牧在約20年前有過大敗匈奴的戰役,因為他的低調偽裝,加上歲月淡化,會使新來的龐煖也不知其詳。
我的研判最可能的時間是西元前260年,長平大敗之年,或以前的一、兩年之內。其次可能在西元前249年,這個可能性小多了,甚至不可能,因為從西元前255~249年約有7年多的時間,趙國沒有受到秦國攻擊,只有在251年受到不自量力的燕國的攻擊,趙國派廉頗反擊,殺了敵軍正統帥,俘虜副統帥,還反攻到敵國首都,迫使燕國割5城議和,大概趙軍退兵之後,燕國反悔,廉頗又揮軍包圍燕國首都。這三年中趙國是瀰漫著久違的勝利喜氣,勝利不稀奇,令人興奮的是能以少勝多,以一敵五打敗號稱60萬大軍的敵人,或殺或虜到敵軍統帥,又反攻到敵國首都,迫敵簽立城下之盟,這真是非常難得與值得狂歡的事。當時李牧也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有發動戰爭的機會,狂歡中的政府可能沒有注意到李牧有意隱瞞的戰報。但是當時燕國的卿秦率20萬大軍攻代郡,樂乘率5萬趙軍迎敵,他是需要當地駐軍李牧共同出擊,李牧如果對樂乘說:「廉帥要以一敵五,你老兄也可以一敵四,我幫你押陣,放心打吧。」樂乘果然在李牧的掩護下大破燕軍,獲封武襄侯,並且在西元249年與廉頗包圍燕京薊城。在那個時候與匈奴大戰,是很難瞞過剛剛離開代郡的樂乘和統帥廉頗,及數年後接任的軍事家兼縱橫家龐煖,要飽受奸臣政敵攻擊而又直腸子的廉頗合作隱瞞,大概不會被李牧採行。所以西元前249年的可能性是有,但是機率很低。西元前260年之前的兩三年之內是理論上最合理又唯一可選的時間,若是再往前猜,則李牧對抗秦軍時又太老得不合理了,而且局勢較單純,要大事化無,困難度也太高了。
秦國則利用趙國連續對燕用兵後疲弊的機會又來乘火打劫了,西元前248年蒙驁攻趙取37城、247年王齕攻趙取上黨地區設太原郡。趙國也衰弱到無力抗秦的地步,與馮唐的「趙幾霸」及「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的描述相差太遠了。這個對比也減少了西元前250年左右的可能性。若是發生在西元前260年之前,「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是實況,若長平之戰的勝方又是趙國,「趙幾霸」是有機會的,。
二、李牧與匈奴之戰的時間為什麼成為疑案?
因為李牧蓄意隱瞞、淡化,而又機緣湊巧的十分成功。
李牧為什麼蓄意隱瞞?
因為他事先已經看到有比匈奴更可怕的敵人:「兇暴又強大的秦國,它有併吞趙國及天下的野心,也有實現侵略野心的實力。」他要對付這個敵人。要對抗強秦,單憑硬實力是絕對不夠的,他需要像欺騙匈奴一樣欺騙秦國,所以他要收斂鋒芒,裝作是一個平庸軍人的樣子。匈奴人易欺,他也準備了許多年,秦國人沒有那麼好騙,他需要更加小心,作更長的準備。在騙秦國之前,還要先騙自己的朝廷,才不會穿梆,真的是立意良苦哪。
在欺騙朝廷方面,他早有準備:爭取到完全的人事權與財政權。
1.李牧為什麼要爭取完全的人事權?因為古時把犯人下放到邊疆是最省事的作法,如果是貴族子弟或官員下放,還常給個職位,以至郡縣府或幕府裡冗員及官僚氣充斥,這些人大都不做事還要撈油水。李牧拒絕官派幹部不是要安插私人,而是要精簡人事縮減開支,冗員變成平民就要投入生產,要納稅,一進一出之間他才有能力積蓄作戰資金。附帶的益處是讓有辦法的罪犯,聞訊後都設法活動,避免被發配到李牧的防區,因而減少洩密的機會。
2.各郡縣都要繳稅給中央,李牧替他的幕府爭取到更大的財政權,為作戰預作準備。各地郡縣都要上繳一定比例的稅收給朝廷,有特殊需要時,要上報告請求援助,北疆因為人少、兵多、軍費大,財務一向要靠中央補助,因此要呈送財務報表給朝廷以供審核。李牧自信他可以自給自足,史記說:「市租皆輸入幕府。」「賞賜決於外,不從中擾也」引申是:既然不必繳稅,又不向朝廷要求補助,可以不用呈報財務報表吧。因此在與匈奴之戰以前,他可以積蓄錢財、裝備,而不致於被短視的君王或壓力重大的財政官員「藉勢藉端索取財物」。戰國時稅制還不完善,大致是主要稅收「田賦」歸政府,某些稅(如川澤山林)歸國王,「市租」歸地方長官,李牧卻把他的「特支費」(軍市租)全部移作官兵福利之用,市租包括市場租稅、關卡通行費、邊境貿易稅等。史記李牧列傳說:「市租皆輸入幕府」,馮唐列傳說:「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擾也,委任而責成功。」我認為市租之入只夠作為士卒福利,李牧要構築城壘柵寨以加強防禦能力,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向政府要經費,二是與政府作條件交換,以邊區財務獨立方式自謀財源,而政府同意他的財務獨立請求。而他也努力的作各種開源節流的工作。
李牧爭取的兩項特權的附加效果是:簡化公文往來,在戰爭後發揮幫忙掩護他隱瞞戰事的效果。
三、李牧與匈奴之戰的規模
    歷史記載的雙方人數都有誇大之嫌。史記說匈奴兵10餘萬騎,而趙兵則有15萬與11.3萬人兩種說法。
1.匈奴剛剛脫離部落時期,建立雛形國家,人口還不多,召集不到10萬名戰士,而3~4萬人以上有可能的。西元前209年秦蒙恬率10萬大軍北擊匈奴,他只能逐而不能殲,可見當時匈奴兵力還不很多,不敢與10萬有備而來的秦軍決戰,西元200年(漢高祖7年),匈奴的人數與戰力都暴增。高祖追逐匈奴,匈奴佯敗引誘漢軍追擊,匈奴40萬精騎困高祖於平城的白登山,這是匈奴歷次出兵的最高記錄,當時匈奴已東併東胡,南併樓煩與白羊,西逐月支,相較之下,蒙恬時剛崛起的匈奴,應該只有10~15萬人,而李牧時,在部落聯盟時代,匈奴軍有3~5萬是較合理的猜測。稍後時期趙國北疆的常備軍只有5萬人,李牧與匈奴作戰的部隊或許沒有15萬人,按馮唐的說法113千人或許比較可信,再少一點也有可能。
四、李牧的下半輩子是在朝中為官還是依舊戍守邊疆?
有些資料說:「李牧的生平活動大致可畫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地區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以抵禦秦國為主。」我認為李牧前半段生涯都在邊疆,後半段也大半如此,他自知缺乏政客手腕,回朝任職不久就又返回邊區繼續當邊防司令了。有人說他在悼襄王上台後,在朝中擔任重臣。我認為此說不對,因為趙悼襄王重用的將官是龐煖。如果李牧在朝為重臣,大概能避免西元前234年的扈輒大敗及西元前236年的攻燕之仗,但是隨後他將步廉頗的後塵,提前下台出局,陷害廉頗的郭開一直在朝當權,李牧即使在朝也很難掌權成為重臣,即使有,也將如曇花一現。龐煖是縱橫家,很懂得政治操作,才能在那個昏君奸臣當道的政府中主管軍事。這是李牧萬萬不及的。
他一直低調的不爭勝,到西元前234年秦將桓齮大舉入寇,扈輒被斬,趙卒被殺十萬人時,趙王遷在無將無兵可用的窘境下,才令李牧帶邊防軍來抗敵,他這時才首次以大將軍銜指揮趙軍抗敵,結果竟以邊防兵、及各地召來的軍兵組成的少數雜牌軍,大勝優勢敵人,還把敵軍全部殲滅,使桓齮狼狽逃走。他因此被封為武安君。就算武安君一直做京官,也只有4年的時間,與40多年的職場經歷相比,太短了。所以應該說李牧只短暫的當了幾年京官,與幾年大將,其餘時間都在鎮守邊疆。
五、李牧與匈奴之戰有什麼意義?
這場超越邊防軍能力的戰爭,沒有事先向朝廷報告,也沒有申請人力物力支援。戰後的報告一定也是含混其辭,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最重要的一點是這麼大型的戰爭,即使勝利,也一定傷亡不少,要撫恤金,陣亡將士的表彰,有功兵將的獎賞,裝備的補充等,要很大的花費,而李牧居然不吭一聲,獨自擔下了。如果此一戰爭發生在惠文王晚期,他有可能向惠文王密報此事,而在孝文王時,他要自己判斷:瞞得住嗎?瞞不住時,只好據實上報,可能瞞得住時,他就要賭一下,結果他遇上好時機與好運氣,成功了。
1.      秦國真的被騙到了,他們一定聽聞此事,但是查不到詳情,以為是被誇大的事,再偵察李牧的日常表現,不像是非常人物,而不以為意。此外西元前272年秦國靠用宣太后行使美人計,滅掉在他們北方的胡人義渠,大約是相差不久的時間,燕國的秦開也靠詐術趕走了北方的東胡,因而趙國對匈奴打了一場有點神祕的勝仗,也不足為奇。對十賭九贏,擴張中的秦國而言,偽裝後的李牧沒有什麼了不起。
2.      當李牧隔了許久出現在他們眼前時,已是一個誰都看不上眼,一無所成的老將軍,這正是他要表現的形象,就靠著這不起眼的外表,他才能兩次以寡擊眾,大勝強大的敵軍。
3.      這是漢族與匈奴族對抗史中,最偉大的一場勝利。比比看:
4.1西元前215年秦朝派蒙恬率10萬大軍在匈奴境內掃蕩、破壞,連同後勤加上守邊的共達30萬人,經過數年努力,只能使匈奴退卻,蒙恬死(西元前209)後匈奴又南下。
4.2西元前200年匈奴就有精騎40萬人,圍困漢高祖於平城,當時高祖要追擊匈奴,應屬有備而來,劉邦被匈奴的欺敵戰術所騙,只帶少數騎兵在前面追敵,漢軍步兵32萬在後方路途中,既相互救援不得,也無力守城,7日之後高祖才在很屈辱的情況下脫困。步兵對騎兵時,騎兵擁有戰與不戰的選擇權,騎兵如果不想打,步兵只能望騎興嘆。如果騎兵想打,而步兵有訓練與準備時,是可以打敗騎兵的,甚至可以以寡擊眾打勝仗,或堅守待援,李牧與西漢的李陵就做了最好的示範。在曾經作步騎對抗的上述4人中,只有李牧是大勝而回,其餘各人都有各種程度的失敗。
4.3漢武帝窮畢生之力,耗盡國家數十年的積蓄,以騎兵對騎兵,賠上無數人命,斬匈奴首20餘萬,加上名將衛青與霍去病之助,獲得初期勝利。在衛、霍兩位大將去世後,漢武帝就連吃敗仗,對匈奴的戰爭使漢朝民窮財盡,戰到最後匈奴是慘勝,雖然連續打勝仗,卻大傷元氣,走向沒落。漢朝的國力也從此不振。衛青7次出擊匈奴斬敵首5萬餘個。霍去病6次出擊匈奴,4次以主將身份出擊,斬首及俘虜11萬餘個。他們二人收獲不少,但是付出更多,數十年的國庫節餘,幾乎被他們用光。戰馬的損失來不及補充,人員的損失(包含邊境守軍及居民)更遠甚敵方。

肆、憶良將
千古之下,不知有多少人為李牧掉淚。不知道除了李牧與廉頗以外,還有誰在史記中被稱為「良將」?史記提到燕國有位「賢將」秦開,被送到東胡部落做人質,深得胡人的信任,他熟記東胡人活動的位置、地理、風俗習慣等資訊,回國後就領軍偷襲東胡部落,使得東胡後退一千多里。秦開以避實擊虛的方式,打攻擊性小規模的游擊戰,雖卻敵於一時,並沒有給東胡沉重的打擊,燕國史也沒有他的記錄。與荊軻同行刺秦王的秦舞陽是秦開的孫子。漢文帝時有位雲中郡太守魏尚,很有李牧的遺風,曾經打敗入侵的匈奴。很可惜,沒有更多資料幫助我們了解他們的事蹟。
一、廉頗與李牧
司馬遷筆下的雙良將,廉頗固然可敬,李牧則更為偉大。
1.      戰績與戰略:
廉頗很會打仗也打了許多仗,屢次破齊、破魏、破燕,是戰無不勝,可是碰到秦軍就只能敗退、堅守。他曾擊敗秦軍一次,「在閼於之役後,秦曾進攻幾,廉頗救幾,又大敗秦軍(戰國策、趙策三)這是秦國在兼併戰爭中從來沒有遭遇到的慘敗,鋒芒就大為挫折。」本句錄自楊寬教授的大作「戰國史,台灣商務出版社出版,2009年初版10刷」。廉頗大敗秦軍之事史記未記,教授雖然在文章中如此記載,令人不勝嚮往。但是在書後的年表中又不見此事,此事的實情我很想知道,願知道的人能不吝指教。(我的猜想是被趙奢擊敗的秦軍殘餘部隊在回程時攻幾,廉頗率軍救幾又大破之,因為只有一路秦軍,所以勝仗只算在趙奢頭上。)沒聽說他打敗仗(在長平與秦軍對峙兩年多,損失5萬人,數位幹部、幾座營寨,而趙括兩三個月就喪師40萬人,按照棒球規則,他不是敗戰者。)還有一些敗仗雖然不是他直接經手,但是他一直是「國防部長」,有時還當「相國」,他該分擔多少責任卻很難撇清。
李牧也很會打仗,他更懂避戰,不打沒有意義的仗。他兩次面對燕軍,一次避戰,一次小勝即止。他不像白起,要躲打不贏的仗(白起也沒錯,決策者做了錯誤的決策,他諫言無效就以去就相爭,力爭到底,最後弄到失爵、降級、送命,也只不過牢騷一句,白起還是很可敬的)。李牧要躲避必勝,但是對大目標沒有益處的戰爭。李牧雖然沒有敗績,但是出戰次數太少,在長勝將軍之中,只能排在後段班。應該說他的戰略眼光很高,很懂得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真諦。廉頗則只知道戰術而已。
2.      修養
廉頗最令人稱道的「將相和」故事的起因,是他自己對藺相如不服氣引起的,這個故事還造出兩個成語:「負荊請罪」與「刎頸之交」。他最後被免職時很不甘願,還演出一場率兵大鬧繼任者樂乘軍營的鬧劇,(史記說「攻樂乘」,應該沒有那麼嚴重。)事後他只能投奔到老對頭魏國,魏國卻不敢信用他,只能當一名空頭將軍。而被鬧得灰頭土臉的樂乘也沒臉帶兵,只好棄職出走,下落不明。廉頗這一頓脾氣使趙國損失兩員大將,也使自己喪失舞台,代價可真高昂。然而廉頗使平庸的樂乘知難而退,讓趙王有機會起用較高明的龐煖,對趙國而言,確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再換角度,廉頗既知樂乘非大將之材,為何用他作副手多年,而沒有另外培養接班人?
廉頗是一個個性豪邁,開朗直腸子的人,容易討喜,他除了家喻戶曉的「將相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故事之外;還有兩個故事也可以顯示出廉頗的胸無城府。其一是他也如當時大官及貴族養了一批食客,當他從長平被免職時,食客們都離開了,當他再度掌握兵權時,食客們又都回來了。廉頗很感慨,認為這些食客很勢利,不想收留他們,有位食客說:「我們以市場價值交朋友,合則留,不合則去,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事實上所有的統治者都不喜歡官員培植私人勢力,當官時,公有幕僚不足,找私人助理、是無可厚非的事。下台後還想養一堆私人助理,那就值得統治者懷疑你的居心了,門客們識相的自動離開,應該感謝他們替你節省開支,並且免掉統治者的猜忌。廉頗卻連這一點都想不到。(廉頗非特例,說相似蠢話的人還不少。)再進一步說,廉頗下台了還想養食客,表示他養得起,也表示他對部下的照顧遠遠比不上李牧。因此可言,廉頗注重對上層社會的關係,李牧注重對下層社會的關係。
第二個故事是快意恩仇。西元前251年是燕王喜4年;他想伐趙,事先詢問名將樂毅的兒子樂閒說「栗腹從趙國回來,他看到趙國成年男子大多死於長平之役,現在趙國很少成年壯丁,我想攻打趙國,你認為有勝算嗎?」樂閒回答說:「趙國四面都是強敵,百姓都習於戰事,這仗不能打。」燕王又說:「那麼我以5倍的軍力打他總可以吧?」樂閒還是說「不行。」整個朝廷的大臣都不敢出聲;只有大夫將渠一個人出來說:「大王剛派人到趙國約訂友好,並呈送趙王五百金的壽禮,回來後就要派兵攻打他,做不義的事會有不祥的果報。」燕王不理他。為了怕萬一敗了沒面子,燕國傾全力出動60萬大軍兵分二路擊趙,相國栗腹率主力40萬人攻鄗城,卿秦率20萬人攻代郡,燕王親自隨後督軍。出發前燕王要登車時,將渠又有動作,他拉著燕王的衣帶說:「大王您不必親自出征,此行一定不會成功的。」燕王感到被觸霉頭,一腳把他踢開,然後出發。廉頗被任為大將,負責對付燕國主力,他也聽說燕王要以五擊一,他就只帶8萬人對敵,派5萬人給樂乘赴代郡。廉頗果然利害,大破燕軍殺死栗腹,並率軍追擊,勢如破竹的包圍燕京薊城。當燕王求和的時候,廉頗說:「我們只與將渠相國談判。」將渠原是大夫,現在是被國王一腳判定的階下囚,廉頗稱他為相國,分明是要削燕王的面子。廉頗是如此的快意恩仇,當下當然是舉國騰歡,但是卻埋下了燕對趙國的深仇種子。燕趙兩國長期以來都很友好,燕在趙的屏蔽下,很少遭到秦國的攻擊,這一次廉頗把燕王喜的尊嚴打光了,他惱羞成怒一心只想報仇,日後給趙國增加不少麻煩。
李牧是修養很好的人,把官位看得很輕,第一次被免職時就瀟灑的離開,他有三次升官進爵的機會他都輕易的放棄了,只有最後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才使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大節。
3.      愛國心
廉李二人都是真正的愛國者。戰國時期低層的百姓是很鄉土的,愛鄉土重於愛國。中上層的知識份子就不一樣了,他們重視自我表現的追求,鄉土與國家觀念很淡薄,替別國做事是很常見的,效忠雇主,對祖國動兵更是屢見不鮮。李牧是一生只為祖國服務的愛國者,不僅在職時忠貞不二,在被撤職時,他也甘冒叛國指控,不顧生命危險,要繼續執行不可能完成的抗敵任務,真的是愛國愛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廉頗也是很愛國的,他犯錯出國後,還一心想要回國服務,而不知老之既至。
4.忍功
廉頗有衝動的個性。李牧是「戒急用忍」的真正實行者。許多人為了一個目標,可以隱忍10年或20年,一旦完成目標就恢復原狀,甚至加倍補償自己。李牧是我所見過唯一能終身隱忍不變的人。他在大破匈奴之後,只要據實呈報戰果,一定會馬上被封為「X X君」或上卿、上大夫等官職,他可以抬頭挺胸的告別「膽小鬼」之類的外號。但是他選擇的是沒有別人敢嘗試的道路,繼續韜光養晦,等待下一次機會的到來。西元前251年及243年他有大勝燕國而封侯及升官的機會,他都放棄了。如此推掉出將入相的機會,還要冒被控欺君罔上的罪名,只為等待那未必會出現的殲敵良機。李牧的忍功真是天下第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那時沒有「戒急用忍」的口號,但是他真的做到了,稱他為「戒急用忍的冠軍」,絕對沒錯。
4.      綜論
李牧不但能率領更弱勢的趙軍打贏秦軍,在道德上也沒有任何不良記錄。李牧比不上廉頗的是政治手腕,廉頗能在朝中打滾40多年,這是李牧比不上的,他掛帥後沒幾年就被幹掉了。廉頗在朝時間雖久,似乎也沒有什麼影響力,在長平之戰的前後故事中,有許多人出場與趙孝文王對話:趙豹、趙勝、趙禹、樓緩、虞卿、藺相如、趙括之母、樓昌等,就是沒有廉頗。新國王一上台就立即把他免職,而且是在戰爭尚未結束時,陣前易將是對為將者的最大侮辱,可見他雖為大將、假相卻沒什麼政治份量。按古代帝王及儒者標準,李牧是個欺君(隱瞞大敗匈奴之事),不尊王,不守禮法的臣子,不是好榜樣,有功勞也難以補過,但是大家私下卻對李牧寄予同情,因此也很少人批判他。
李牧給人的印象是他是獨行俠,不善交朋友,他有大計在心,因此不能與人推誠佈公,因此看來是有點陰森森的,與開朗的廉頗相比,他實在不討喜。
二、李牧與王翦
    秦滅六國,其中五國是王翦父子滅的,王翦又平定南方的百越及東南方的甌越及閩越等部落小國,等於是滅了六國。有這麼大功勞的王翦卻在西元前232年攻趙時被李牧在番吾擊敗損失慘重。史記沒有記載當時秦軍將領是誰,甚至秦本紀還不記此一戰事,秦國諱言失敗,秦國史官對於失利的將領是否提名道姓,彈性很大,王翦當時是最高軍職長官,而且沒有因而下台,為王翦諱的可能性很大。李牧雖勝,卻也損失慘重,這次戰役使兩位大將都認識到保護兵力,避免硬拼的重要。西元前229年王翦再率軍伐趙,目標是消滅趙國,王翦知道趙國前一年大旱災缺糧嚴重,兵員也極為短缺,趙國一定不堪一擊,他可以報仇了,誰知道李牧硬是擋在前面使他過不去,秦軍三路出動都受阻,王剪為了保存實力不打硬仗,對峙了幾個月,趙軍還能堅守不退,李牧也不伺機反擊,他只好再度認輸,奏請秦王用反間計去除李牧,等到李牧被殺,趙軍已經抵抗了一年,當王翦再發動攻擊時,只三個月就攻下邯鄲,趙王遷投降。
避免兵力損失是王翦日後用兵的重要概念,他攻楚時堅持要用60萬人的優勢兵力,到了戰場他不急於立功報捷,他慢條斯理的讓士卒休息,他在找適當的時機,要用最小的損失得到最大的戰果,而他也辦到了。
武安君是軍人的最高封賞,是封給曾以武力安邦定國的偉大戰將的名號。戰國時期有四位著名的武安君:
趙國的蘇秦他雖然沒有戰功,但是在外交戰場上立大功。
秦國的白起
趙國的李牧
楚國的項燕

王翦雖然功「蓋」六國,因為他所奉獻的是一個沒有封建的新時代,所以他沒有封號,雖然他兩度敗於武安君李牧,然而他不是輸家,他做掉了當時僅有的兩位武安李牧與項燕,使得四大武安君都以枉死以終,而他自己卻安享天年。此後再也沒有人願意接受武安君的封號,王翦不僅終結了六國,也終結了武安君。
三、如果李牧沒有被趙王遷殺死,他能扭轉頹勢嗎?
    不能,大勢已定,非孤臣可以回天,戰國策就有一篇評論說:若趙王不殺李牧,趙國只能再撐一年,若殺李牧,則只有半年可撐。
一向低調,無爭無求的李牧,在強敵壓境,國家存亡的重要關頭被免職,他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拒絕移交,然而他沒有像防範敵人那樣防範政客,以致在沒有防備自己人的情況下,他被殺害了。他死後秦軍攻破首都邯鄲,國王趙遷投降,趙遷的哥哥趙嘉與一部份趙國臣子逃到李牧的管區--代郡,在那裡成立小朝廷號稱代王,延續趙國香火,靠李牧紥下的深厚根基,在那彈丸大小的地方抵擋王翦大軍的攻擊,一直到第二年發生荊軻剌秦王事件,王翦轉而攻燕。代王撐了6年,在魏、楚、燕國都滅亡之後,在6國中,從第2個下手目標變成倒數第2個被滅亡者,雖然主因是秦國的戰略應用之故,但是,若非李牧之故,趙國是連這一點苟延殘喘的機會也抓不住的。
四、李牧的國王
有關李牧的疑團很多,主要的是:趙世家、六國年表都沒有李牧擊匈奴的記載,而有記載此事的地方,都不記載它發生於何年。為何如此?我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李牧很早就設定他的戰略:當前的敵人是匈奴,主要敵人卻是秦國,他要以示弱欺敵的方式殲大敵,先騙匈奴再騙秦國。這個構想是李牧與惠文王二人之間的絕對機密,而惠文王除了批准與配合演出以外,還確實把秘密帶到棺材裡,沒有他的支持,李牧也沒有辦法支手遮天的。只要同意這點,所有的疑問都迎刃而解。
惠文王是武靈王之子,見識過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大改革,他自己當了33國王,經歷許多大風大浪,雖然他早年遭逢巨變(沙丘之變)受制於權臣,顯得懦弱,但是後來起用了平原君、廉頗、藺相如、趙奢等名臣名將,有識人之能,也把趙國的國力推向另一個高峰。他知道北疆常遭匈奴虜略之苦,他對一個敢向他提出大量授權請求的年輕將領,較有容忍及接受的雅量。惠文王即位時約10~12歲,去世時不到50歲,40歲左右的第二代國王(趙武靈王是趙國第一個由侯改稱王的君主)是有朝氣,能夠做出果斷裁決的。
孝成王是一個成長於宮廷的孩子,就位時尚未成年,由太后主政,不論是當權的太后、權貴相國平原君、及少年國王都不太可能給新任命的邊將一堆特權。不僅剛上任時不會給邊臣特權,就是幾年後他親政時也不會,因為他是一個喜歡自己緊握權力的人。西元前262年秦軍攻韓王國的上黨地區時,他就做了一連串的錯誤決策,把國家弄到滅亡邊緣。首先是他不該無視於平陽君趙豹的諫阻,貪婪的接受上黨這個燙手山芋,把麻煩當寶貝收下。其次他不該干涉廉頗的守勢戰術運用,硬逼軍力處於劣勢的廉頗反守為攻。第三、在與秦媾和的策略上他又做了錯誤的決定。當廉頗守長平,戰況不利時,孝成王與樓昌、盧卿討論要如何與秦國媾和。樓昌主張派重量級使臣到秦國請和。虞卿說:「要不要談和的決定權在秦,而秦國已有大破趙國軍力之心,派人求和,秦國是不會接受的。不如派使臣帶重禮到楚國與魏國向他們求助,楚與魏收下禮物後,秦國會懷疑我們又合縱抗秦了,此時再要求和談才能成功。」孝成王不聽虞卿之言,派鄭朱到秦國談和,秦國隆重的接待鄭朱。孝成王對虞卿說:「秦已接待鄭朱了。」虞卿回答說:「和談一定不會成,大軍就要喪失了。為什麼?因為天下各國祝賀戰勝者的使臣,都要到或者己經到秦國了。鄭朱是趙國貴人,秦王必定會厚待他,藉以告示天下,各國見趙已向秦求和,必不會救援趙國,因此秦必然不允許媾和。」後來秦果然只厚待鄭朱而不肯媾和。
第四、他不該聽信謠言,輕率的任用年輕沒有戰績的趙括為帥。第五、在藺相如及趙括之母都陳述反對任用趙括為帥的意見之後仍然一意孤行。趙括之母並不了解兒子的戰術能力,但是她有趙奢的遺言警告,又看到趙括拜將以後的傲慢與市儈行徑,故不惜把兒子說得一文不值。藺相如已病危不問國事了,但是當聽說趙括拜將時,卻拼老命發言,要求趙王收回成命,他還是不為所動,堅持貫徹自己的命令。第六、秦攻長平並未盡全國之力,長平已有20多萬軍隊,趙王不應把全國軍隊全交趙括指揮,他應保留預備隊給廉頗指揮,以收夾擊及支援之效,尤其在藺相如與趙括之母力陳其不肖之後,他仍不採取預防及應變措施。
當秦王聽說趙括率領趙國全部的野戰軍隊時,反應是狂喜,立即改派秦軍的王牌大將白起為帥,並且通令保密,因為白起是自大的趙括唯一重視的敵人。又親自到戰地,動員秦國靠近趙國的河西地區所有15歲以上男丁,全部投入這場戰鬥。秦國的目標已從打敗趙國奪取上黨,變成殲滅趙國的全部野戰軍,是趙孝成王自己授權給趙括可以統領全國軍隊,空前的敗局是他自己造成的。第七、趙括戰事不利糧道不通的時候,他還不採取補救行動,眼看趙軍被圍46天後全軍覆沒。以上七項錯誤,如能避免任何一項,都能避免長平大敗,或者雖敗但是不致於動搖國本,結果他硬是讓最壞的情況發生:讓秦軍一次殺死趙軍40萬人,加上廉頗防守時已損失5萬人,長平之戰總共損失45萬人,大傷趙國的元氣。有這樣的國王,李牧一定動輒得咎,不可能做出什麼大事的。
    悼襄王即位時,立即以報仇似的手段羞辱廉頗,可見他是一個置個人感覺於國家利益之上的人。如此行徑能夠實現,可見朝中已經沒有正直的重臣了。後來又廢嫡子嘉而立素行不良的遷為太子,更證實了他不以國事為重。
    趙王遷即位前就是不良少年「素無行」,注定了是亡國之君。
    連續碰到這樣的國王,讓熱愛祖國的李牧不願做大官,只要做大事。


伍、附錄:趙國晚期大事記要:
西元前284 樂毅率韓、趙、魏、燕、秦等五國之兵而攻齊,樂毅以趙相國身份指揮趙國軍隊,聯軍破齊主力於濟西,燕軍獨入齊京臨菑。
西元前283年趙將廉頗攻取昔陽地區。封廉頗為上卿。藺相如完璧歸
趙,封上大夫。秦王與趙王會於穰。
西元前282 秦拔趙二城。
西元前281 秦拔趙石城。
西元前280 秦攻趙,斬首2萬。趙(趙奢)攻齊麥丘,取之。
西元前279 秦王與趙王會黽池,藺相如與會,歸後封為上卿。
西元前278 趙(廉頗)攻齊,破其一軍。廉頗至藺相如府「負荊請罪」從此「將相和」。秦(白起)攻楚,破都城郢,楚遷都至陳。
西元前276 趙(廉頗)攻齊國幾城,拔之。
西元前275 趙(廉頗)攻魏,取防陵、安陽。
西元前273 趙與魏攻韓,秦國往救,秦驅趙卒2萬入黃河。
西元前272 秦滅義渠。
西元前271 藺相如攻齊,至平邑而罷。
西元前269 秦中更胡傷攻趙之阏於,趙奢破秦軍阏於下。趙奢封馬服君。
西元前266 惠文王(33年)死,孝成王立。秦范睢為相,實行遠交近攻策略。
西元前265 秦擊趙取3城,趙求救於齊,齊出兵,秦退兵。
齊安平君田單任趙相國,率趙軍伐燕,取中陽,又伐韓取注人。
西元前264~262 秦攻韓取10城。韓之上黨地區孤立,上黨郡守不降秦而降趙,趙王接受,派平原君領軍去接收上黨,廉頗為將軍率軍20萬人赴援,駐長平。
西元前261廉頗與秦軍作戰,連輸數場,失3城與卒數萬,廉頗改為堅守不戰。
西元前260 趙以趙括代廉頗為大將。秦大將白起殺趙括,坑殺降卒數十萬人,長平之役趙國前後損失兵力45萬人。
西元前259 秦將白起向邯鄲進軍欲滅亡趙國。韓、魏二國基於唇亡齒寒之理,派蘇代至秦製造大將白起與相國范睢間之矛盾,使秦退兵。秦將王齕攻取趙之武安,司馬梗,攻取太原,王陵進攻趙都邯鄲。
西元前258 秦將王陵攻邯鄲失利,增兵並改由王齕領軍,繼續圍攻邯鄲。趙向魏、楚二國求救。
西元前257 國信陵君與楚國春申君率軍救趙,秦軍敗退,邯鄲之圍解除,上黨地區也回歸趙國。
西元前256 秦將嬴摎攻韓,殺4萬人,再擊趙,佔20餘城,殺及虜9萬人。趙將樂乘、慶舍攻秦信梁軍,破之。燕攻趙之昌城,拔之。
西元前251 燕分二路攻趙,燕相栗腹與卿秦各領一軍,燕王自領一軍在後接應。廉頗與樂乘分二路迎敵。廉頗殺栗腹,樂乘虜卿秦,封廉頗為信君,為假相。
西元前250 趙封樂乘為武襄君。廉頗圍薊城,燕割5城媾和。
西元前249 廉頗、樂乘攻燕,圍薊城。
西元前248 秦蒙驁攻趙,佔37城。
西元前247 秦王齕攻上黨,設太原郡。
西元前245 廉頗攻魏,佔繁陽。孝成王(21年)死,悼襄王立,黜廉頗,以樂乘代之,廉頗不服,攻樂乘,廉頗投奔魏國,樂乘也棄職出走。
西元前243 李牧攻燕,取武遂、方城。秦趙之質子各自歸國。
西元前242 燕劇辛攻趙,龐煖為將,敗燕軍,殺劇辛。
西元前241 趙、楚、韓、魏四國組合縱聯軍攻秦,龐煖為趙將兼聯軍統帥,攻秦至蕞(陝西省臨潼縣東北),在秦出兵反攻時,聯軍即後撤解散,趙軍移攻齊,取饒安。
西元前240 秦蒙驁攻趙取3城,蒙驁戰死。
西元前238 趙悼襄王入朝於秦,秦王允許趙王國滅燕王國,以為二國和好之禮。
西元前236 趙(龐煖)攻燕,取貍(河北省任丘縣東北)、陽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秦以救燕為名攻趙,佔有漳水流域全部及河間各城。悼襄王(9年)死,趙王遷繼位。
西元前234 秦桓齮攻趙,在平陽殺大將扈輒,斬首10萬,並繼續進攻。
西元前233 秦桓齮繼續攻趙,連陷宜安、平陽、武城。趙以李牧為大將軍,率北方邊防軍及趙國各地可用之軍共同抗敵,在肥城外大勝全殲敵軍,桓齮逃亡至燕國。趙封李牧為武安君。
西元前232 秦分兵二路攻趙,李牧率軍抵禦,他派副將司馬尚以少數兵力在易守難攻的邯鄲之南,以長城與漳水為屏障,抵擋由鄴城北上的南路秦軍;自己率領主力趕赴北方抵擋容易由北方來襲的敵軍,敵之北路軍已取狼孟、番吾,於是在番吾郊外會戰,李牧擊敗秦軍,在敵軍戰敗退走時,他迅速回軍南下,在與南路敵軍接觸後,敵軍自認勝算不大,就退走了。秦軍的後面還有尾巴軍-韓及魏國的軍隊,李牧南下與之對抗。
西元前231 代郡大地震。
西元前230年秦滅韓。趙國大饑荒。
西元前229 秦王翦、楊端和攻趙,趙李牧與司馬尚禦敵,趙軍堅守不退,秦軍無法推進。趙大臣郭開被秦收買,誣告李牧及司馬尚謀反,趙王遷撤二人將職。李牧不從。
西元前228 趙王殺李牧。秦軍攻破邯鄲,趙王遷投降。公子趙嘉逃至代郡稱代王,繼續抗秦,王翦掃蕩趙境,向代郡進逼。
西元前227 燕太子丹派荊軻剌秦王。王翦暫停攻代,在獲得增援後,轉攻燕國,在易水之西大破燕、代聯軍。
西元前226 王翦拔薊城,燕王及太子丹率其精兵退保遼東。李信急追之,得太子丹之頭而還。王翦也凱旋歸國。王賁攻楚,佔10餘城。
西元前225 王賁伐魏,魏王投降被斬首,魏亡。李信、蒙恬率軍20萬伐楚,先勝後敗,改派王翦率60萬大軍伐楚。
西元前224年秦破楚,斬楚軍統帥項燕。
西元前223 擒楚王,滅楚。
西元前222 王翦掃蕩楚國長江以南地區,征服百越地區。王賁攻遼東,擒燕王喜,滅燕;攻代擒代王嘉,滅趙。
西元前221 王賁由燕、代入齊,未遇抵抗即滅齊。天下統一。
    ※※※※※※※※※
**********
參考資料:
1.      史記
2.      漢書
3.      資治通鑑
4.      戰國策
5.      戰國史 楊寬著1997增訂版,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6.      戰國風雲人物 惜秋撰 1990年三版,台灣三民書局出版。
7.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二冊--併吞六國 遠流出版公司出版。
對照資料(網路)
1.      百度百科:李牧/廉頗/趙奢/劇辛/龐煖
2.      維基百科:李牧
3.      傳承文明社區:戰國名將李牧
4.      星虎軍政參考:李牧破匈奴之戰考辨